(转载)希望·大讲堂之“如何成功申报高质量科研项目?” ---陈玉玲

发布时间:2023-03-21浏览次数:140

(以下内容转载自西南交通大学希望学院商学院的报道)         

       由商学院商务系与成都市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成都市交通+旅游大数据应用技术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如何成功申报高质量科研项目》讲座,于2023年3月16日在5教5204报告厅举行。主讲人是来自西华大学管理学院的副教授陈玉玲老师,博士学历,硕士生导师,致力于研究女性领导力、员工与组织关系等。陈玉玲老师于2021年成功申报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1项,参与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先后发表CSSCI期刊论文10余篇,并出版专著1部。来自商务系和基础部的各位青年教师们参与了本次讲座。

本次讲座分为主讲人宣讲、现场答疑和面对面交流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陈玉玲老师就高质量科研项目的申报过程和技巧展开分享。主要包括课题申报的心态调整、课题的选择与问题的提出、国内外研究文献的梳理、申报书的写作技巧等。

首先,陈玉玲老师提出,在高级别科研项目的申报中,一定要不断完善自己的选题,吸取专家意见,要做好可能失败的心理准备。但项目的成功申报本就不易,坚持不懈更为重要。项目选题要讲究新颖性,应果断寻求突破,跳出舒适圈。

其次,国内外研究现状的梳理作为理论研究的基础极其重要。通过大量的文献阅读与研究后,对国内外研究文献进行梳理,且一定要具有逻辑性。可以从大范围逐级缩小,直至落点到本课题的研究主题。研究评述是非常考验申报人的理论研究基础和梳理能力的,对前人研究中的空白一定要明确提出。

再次,申报书写作中一定要对研究模型进行设计,模型的设计要足够严谨。可以更多地通过图表方式来呈现研究模型、设计思路、技术路线等,更能吸引眼球,获得评审专家的肯定。其中,技术路线是整个研究内容的高度凝练,要呈现完整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流程等,展现在同一个图上。

最后,陈老师还提示了很多其他的写作技巧,例如:如何提高申报书的可读性、如何进行可行性分析的写作等等。通过陈老师的分享,现场老师们都深切感受到,科研是一个获得自我成长的过程,正是一步步地摸索和不断探究、不断试错,才能收获最终的成功。

接下来第二部分,现场老师们积极发言,并与陈老师们就以下问题进行了探讨:

问:在选题方面,哲学社科类项目的选题指导范围比较宏观,如何与教学工作的微观进行结合?

答:由于哲学社科类项目研究主要是对国家和社会层面需要解决的一些显著问题和大众关注的最新话题等展开系列研究,因此大量的选题指导都是宏观层面的。老师们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或有一定研究基础的方向,再进一步将选题范围缩小。可以尝试学科交叉,更能擦出创新的火花。另一方面,如果想更多地与教育教学结合,老师们可以关注教育部和教育厅的科研项目,选题范围更加具体,也更加贴合老师们的日常教学和教改工作。

 

问:在课题的研究方法上,我们可以选择哪些方法展开研究呢?

答:从社会学角度出发,我们常用的科学研究方法有访谈法、问卷法等实证研究方法;从技术验证角度看,我们可以使用实验验证法;从管理科学与工程角度,还有虚拟仿真技术的运用。加上目前非常前沿的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大数据分析等,也可以应用到我们的科研项目中。除了使用常规的研究方法以外,能够加上一些新技术、新方法以及交叉融合的研究方法,共同验证一个有趣的假设或论题,也会一个非常好的研究突破和发展趋势。

 

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这种高级别的研究项目申报是否难度很大,对于独立院校的老师来说是否没有申报优势?

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项目对独立院校的老师们来说非常友好,最大的优势就是盲审制度。不论来自哪所高校的教师,都可以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只要课题与申报书本身质量高,都能获得评审专家的青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更加适合我们的青年教师申报,因为它对我们青年教师有政策扶持。未满35周岁的男性教师和未满40周岁的女性教师都可以申报,且没有申报年限限制,也就是说在年龄要求范围内,可以一直申报,直至成功。

最后,陈老师还与现场老师们面对面进行了深入的沟通与交流,现场氛围非常活跃,本次讲座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圆满结束。正如陈老师在她的博客中所言,不负韶华,在最好的年纪投身科研;不忘初心,让理想的境界成为坚持的动力;不惧挑战,怀着必胜的信念攀登学术高峰。行进路途虽曲折跌宕,但我们可以不断用已知的理论,筑就通向未知的桥梁,向着梦想的方向前行,奋斗之路永不止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