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术的浩瀚星空中,总有那么一群人,他们以坚定的信念为舟,以不懈的努力为桨,在申博的浪潮中奋勇前行。他们或许曾在无数个深夜挑灯夜战,或许在科研困境中迷茫徘徊,但最终都凭借着自己的毅力与智慧,成功抵达梦想的彼岸。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近他们,感受奋斗的力量,汲取前行的勇气,探寻属于自己的学术之光!
郭文慧


个人简介
郭文慧,女,西华大学国际经济与管理研究院2022级应用经济学专业研究生,发表SCI一区论文1篇,另有1篇SCI二区论文在投。参与1项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1项四川省青年基金。现已被武汉理工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拟录取。

研究院学习感言
通过研究生的科研实践,我深刻体会到文献阅读是学术研究的基石。在研一阶段,尤其要把握时间充裕的优势,系统性地研读领域内的高质量文献。有效的文献阅读绝非泛泛浏览,而应当:明确研究目标,有的放矢;以批判性思维审视文献,取其精华;最终通过深度思考实现知识内化,真正转化为自己的学术积淀。
在研究方向的选择上,我认识到聚焦深耕的重要性。选定一个具有研究价值的领域后,既要纵向挖掘其核心问题,又要横向拓展相关边界,通过这种“专精”与“广博”的平衡,才能建立起系统的学术认知体系。
同时,要密切追踪与自己研究领域相关的国内外政策导向、行业动态和学科热点等,以及领域内权威学者的最新研究,确保自己的研究始终处于学术前沿。保持这种开放、进取的学术姿态,就能在快速发展的学科领域中把握先机。

学姐寄语
就个人发展而言,明确的目标至关重要——无论是读博深造、步入职场,还是考公考编,都需要对自己有清晰的认知,并对每个选择的方向与要求充分了解。有了目标,内心才会有持续的动力,不会在迷茫中随波逐流。人生没有白走的路,但每一步都需要方向,许多事情都需要提前准备,准备得越充分,离成功就越近。
时间规划同样不可忽视。研究生阶段的每一年都承载着不同的任务,若在研一研二时合理安排,就可以避免研三时间紧迫。今日的规划,是明日的从容,学会管理时间,才能让未来的自己少一分焦虑。
此外,多与导师、同学交流,遇到难题时集思广益,借鉴师兄师姐的经验,往往能事半功倍。学术之路或许孤独,但并肩前行的伙伴会让旅程温暖许多。
最后,别忘了在学习之余感受生活的美好——漫步校园的晨曦,与好友畅谈的夜晚,这些细微的快乐都会为你们的研究生时光增添别样的色彩。功不唐捐,玉汝于成。祝愿学弟学妹们都有美好的今天和明天!
蓝雨婷


个人简介
蓝雨婷,女,中共党员,国际经济与管理研究院工商管理专业2022级硕士研究生。读研期间曾获学业二等奖学金1次,三等奖学金1次。已公开发表SSCI一区顶刊论文1篇、SCI三区论文1篇。多次参与国内外重要会议并进行汇报,包括第12 届中国人力资源管理论坛、第13届亚洲管理学年会(AAOM)、《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第八届学术年会(2023),会议论文曾获“曙明论文奖”二等奖。现已被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专业博士研究生拟录取。

研究院学习感言
研究生阶段的学习,让我深刻体会到沉心静气的重要性。沉下心来精读文献、在导师指导下打磨论文、积极参与国内外学术会议交流,每一步都是积累与成长。这段旅程让我明白,科研需要扎实的基础、严谨的方法、不懈的探索精神,以及将所学融入时代发展的使命感。

学姐寄语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愿学弟学妹在知识的海洋中砥砺前行,不畏挑战,终将淬炼出属于自己的璀璨光芒。
钱雪


个人简介
钱雪,女,西华大学国际经济与管理研究院2022级工商管理学专业研究生,研究生期间获一等、二等学业奖学金各1次,校级优秀毕业生。已公开发表学术论文4篇,其中SSCI一区论文1篇、CSSCI(扩)论文1篇,多篇SSCI论文在投。参与多个科研项目的申请、结题等工作,其中作为项目主研人参与省部级、市厅级等课题5项,参与2部专著和教材撰写工作。现已被西安交通大学工商管理学专业博士研究生拟录取。

研究院学习感言
衷心感谢国际经济与管理研究院提供的优越学习环境和浓厚的学术氛围,也非常荣幸能在研究院度过这段宝贵的学习时光。在这里,跨学科、跨专业的知识交汇与思想激荡,以及多样化的前沿研究方向,极大地拓宽了我的视野。无论是研讨会上精彩的报告和深入研讨,还是平日里老师们的耐心解惑与倾囊相授,都使我获益匪浅,收获良多。研究院的培养不仅提升了我的批判性思维,也让我学会了如何挖掘问题本质并形成原创性思考。从刚入学时的懵懂沉默,到如今能够提出自己的见解,这一转变让我深刻体会到知识的力量。这份由知识内化而来的底气与能力,是我此行最珍贵的财富,也将成为我未来学术道路上最坚实的基石。

学姐寄语
你理想中的未来是你行动的源动力。
严浩澜


个人简介
严浩澜,男,中共党员,国际经济与管理研究院工商管理专业2022级硕士研究生。四川省优秀毕业生,获得三等学业奖学金1次,国家奖学金2次。聚焦社交媒体营销、人机交互及文本挖掘与深度学习融合研究。研究生期间发表SSCI论文4篇,其中包括JCR一区2篇,JCR二区2篇。先后参与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结题和申报工作,在“AIGC数字内容生产价值共创”课题(72374171)中,参与申报书撰写;在“多业态联动开发”项目(71874142)中,负责通过系统动力学仿真技术模拟用户流量动态变化,同时,参编《数字创意产品多业态联动开发机理及模式》等专著,并参与横向课题1项。多次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并作报告,在2025年营销科学与创新国际会议(MSI)的投稿论文获MSI国际会议“创意洞见奖”。现已被西北工业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拟录取。

研究院学习感言
回首科研的心路历程,自己最为珍惜的是能够不断地面对挑战并一次次地突破个人认知与思维界限,这是科研经历与个人成长中的最大收获。

学长寄语
真正的学术成长,从不在舒适区发生,而是在不同知识体系的碰撞中,把自己重塑为更好的思想容器。希望学弟学妹:保持好奇,勇于提问;珍惜平台,把握每一次成长机会。